反駁耶證指控「……和合本為教義三位一體篡改約3:13」
反駁某耶和華見證人網友的「據更古老的抄本,和合本為教義三位一體篡改約3:13」(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5035919/?start=0&post=ok#last)
約翰福音3:13——
3:13 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這耶和華見證人網友見證,很『有學問』地說﹕「有些翻譯員在這節經文中加插了“【仍舊在天】”這個短語,變成“除了從天而降、【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仿佛說耶穌曾同時存在于天上和地上,而這個說法也被用來支持三位一體的理論。加上去的這個短語確實出現于5世紀和10世紀的少數抄本中,但在年代更早的《梵蒂岡抄本》……」
他這一段是從《守望台》(2009年)w09 10/1 第 18-20 頁,抄來的!
《梵蒂岡抄本》只是很多聖經手抄本之一!可能這耶和華見證人網友從來沒有聽說過!!
和合本所根據的古卷中大有可能沒有《梵蒂岡抄本》,因為和合本是1919年翻譯成功的(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7%BB%8F%E5%92%8C%E5%90%88%E6%9C%AC%E4%BF%AE%E8%AE%A2%E7%89%88 ),而《梵蒂岡抄本》則「自從1481年以後, 它一直被收藏在羅馬梵蒂岡(Vatican)的圖書館裏. 在19世紀之前, 羅馬天主教的教皇們都不肯讓聖經學者對它加以研究.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4/%E5%9C%A3%E7%BB%8F%E8%AE%BA-%E4%BA%94-%E5%9C%A3%E7%BB%8F%E7%9A%84%E6%8A%84%E6%9C%AC/)。
所以我們看見一些比較新的中文聖經翻譯本雖然沒有「仍舊在天」,但留明是其他手稿有。
呂振中﹕——除了那從天上降下來的人子(有古卷加﹕那原在天上的),沒有人升過天。
新譯本﹕——除了那從天上降下來的人子(有些抄本作“除了那從天上降下來仍舊在天上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可見,和合本是根據其他手稿,不如《新世界》根源本是鬼鬼崇崇地篡改,為了遷就自己的教義。
這樣的所謂和合本有錯誤的證據,顯示守望台的不可信,耶和華見證人信徒的無知!
=========================================
彼得後書3:10——
3: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這耶和華見證人網友說﹕「另一些聖經譯本也用類似的方式翻譯這節經文,所根據的是5世紀的《亞曆山大抄本》和一些較後期的抄本。因此,許多誠懇的聖經讀者都以為上帝會毀滅地球。然而,在比《亞曆山大抄本》【早大約一個世紀】抄成的《梵蒂岡抄本》(以及同年代的《西奈抄本》)中,這節經文的意思卻是“ 地和其上的物都要暴露無遺”。……」
他這一段也是從《守望台》(2009年)w09 10/1 第 18-20 頁抄來的!
又一次顯示,這耶和華見證人網友並不明白聖經有很多古卷,他抄來的話也這樣講——另有古卷是如此的。
有爭議的這個字,是SN 2147 heurisko,它解釋是——發現、受判斷。
事實上,「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沒有古卷有爭論!已經說明,「被火銷化」!所以「發現、受判斷」也就是最後的審判了。沒有什麼大分別!再看其他翻譯本,也是如此注明﹕
新譯本—— 但主的日子必要像賊一樣來到。在那日,天必轟然一聲地消失,所有元素都因烈火而融化;地和地上所有的,都要被燒毀。
呂振中——但主的日子總必來到;來時就像賊一樣。當那日,天必轟然一聲地過去,星辰必因烈熾而被消毀,地和地上被造之物就不見(鈔本諒有殘缺。有古卷作『燒掉』)了。
可見,和合本是根據其他手稿,不如《新世界》根源本是鬼鬼崇崇地篡改,為了遷就自己的教義。
這樣的所謂證據,又顯示守望台的不可信,耶和華見證人信徒的無知!
=========================================
這耶和華見證人網友又問「和合本是根據哪些抄本翻譯的呢?是不是根據更古老的抄本呢」
回答﹕——
一‧原文抄本
《和合本》是以一八八五年出版的《英文修訂本聖經》 (Revised Version)根據,而RV的原本則是Wescott 和Hort 所編充滿錯漏的希臘新約全書。《英文修訂本聖經》與《欽定本》不同之處達36,000之多,單新約與TR不同的地方就有多近 6000處。這譯本在英國受到廣泛地抵制,只是在美國有市場。采用充滿錯漏的原文本是《和合本》的所有錯漏和問題的源頭。
二‧翻譯者的資格
開頭的淺文理譯本小組和深文理譯本小組主要成員是宣教士。他們分別來自倫敦會(London Missionany Society), 美部會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美浸會 (American Baptist),美聖公會(The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in the U.S.A.)。英行教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以及美國長老會 (American Presbyterian Church)。那時候這些西方的差會所差到中國的宣教士大都是重生得救、信仰純正。
到了後來《官話和合本》翻譯委員會成立,有七人參加。一九零六年新約完成時,譯員中已有一位去世,另一位退休,只剩五位,他們分別是狄考文(C. W. Mateer)、富善(C.Goodrich)、歐文(G. Owen)、鮑康寧(F. W. Baller)、底依士(S. Lewis)。
狄考文是長老宗美北長老會宣教。他一直擔任譯委會主席的職位,至一九零八年由富善繼任為止。狄考文主要負責新約的翻譯工作,在十六年的譯經生涯中他勤勉、堅忍、不倦。他以 [不畏世人,只敬畏神]的精神,追尋一字一句的意思,至死方休。鮑康寧是一位語言學家,曾任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s)的方言學校 (Language School)校長多年。歐文和底依士,都是美國衛理宗美以美會(Ame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派駐中國的宣教。這些人信仰都很純正,精通英語,懂原文,也懂華文。此外參與翻譯還一些中國同工,他們的參與對譯文能通順為華人所能接受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按照譯經原則的要求,西方傳教士的信仰方面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中國同工是否都清楚得救,已無可考證。在語言方面,這些西方傳教士懂原文,華文,精通英文,又有中國同工的協助,基本上能保證譯文能夠表現原文的意思。
三‧翻譯所使用的方法
《和合本》所使用的翻譯方法基本和欽定本所采用的一樣,逐字逐字或字對字,這可以從和合本的說明可以看到。"每逢字旁有小點...是指明原文沒有此字,必須加上才清楚,這都是要叫原文的意思更顯明。"這種嚴謹的譯經態度可以從《和合本》譯員之一鮑康寧一段描寫譯員工作的話體現出來"譯文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由我們小心謹慎地審查。"和合本由于采用逐字對字正確的方法,基本保證譯文對原文的忠實。
四‧翻譯的神學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英、美兩國差會的宣教還沒有受到這耶和華見證人網友主義(Liberalism)和現代錯誤神學思潮的沖擊,他們所持的神學相當純正,在也表現在他們對翻譯聖經的嚴謹,敬畏神的態度上。
綜上四方面對《和合本》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該譯本之所以能夠在華人教會中經久不衰,無可代替,是因為譯者的資格,所采用的技巧,以及所持的神學,正確無誤。也正由于譯者所持的正確神學和他們敬畏神的態度,神的話和正確的教義才得以傳遞到眾華人教會中去,使今天大陸大部分基督徒還能夠在神的話這塊堅固的盤石上向下紮根,向上結果。但《和合本》由于采用了錯漏的原文版本,這個先天缺陷,因此一些錯譯,錯加和漏譯多多少少會對一些教義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上邊資料的網址:http://hkot.net/bible_versions/cuv.html#一原文抄本
最重要的是,你們《新世界》是不誠實的,為了遷就自己的魔鬼教義,鬼鬼崇崇地篡改。
這和其他翻譯本的問題——所采用的手抄本,標點,人名地名翻譯——相比之下,《新世界》沒有資格被稱為聖經翻譯本。